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许多其他西方银行在中国的收益去年大幅下降,因为 Covid-19 停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削弱了人们对其在中国的业务可能最终开始盈利的希望。
根据银行公布的数据和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数据,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和汇丰银行都报告了其在中国的部门在 2022 年出现亏损,摩根士丹利的利润下降。
在七家华尔街集团和一家在中国大陆设有投资银行部门的欧洲集团中,摩根大通和瑞银是唯一利润增长的银行,尽管汇丰银行的亏损低于前几年。
多年来,西方银行一直在中国投资小型且经常亏损的业务,希望在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站稳脚跟最终能盈利。 但随着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关系的恶化,数字表明这个赌注有多么困难。
“这些人创造了这个 [mainland units] 当中国正处于增长期时。 . . “你没有地缘政治背景,”一位资深香港金融家说。 “事实是,其中很多已经改变了。”
2021 年是全球投资银行创纪录的一年,2021 年是全球投资银行创纪录的一年,2021 年是全球投资银行创纪录的一年,在北京允许它们在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后首次开始全面拥有单位所有权后,七家银行中有六家在大陆业务中实现了盈利。美国。
公司文件显示,贷款人列举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Covid-19 限制、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内部股票交易减少、重组成本以及亏损和微薄回报的激烈竞争。
随着全球银行评估其在中国的业务将受到美国制裁和华盛顿加强审查的打击程度,进展停滞不前。 银行还收到了中国监管机构要求控制高管薪酬和推迟发放奖金的要求,以配合习近平主席的“共享繁荣”运动。
为了避免受到美国的制裁,一些公司已经开始退出本可以证明有利可图的业务。
“人工智能是下一件大事,五年前我们曾经花很多时间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一家西方投资银行驻香港的高管表示。 “但现在……不。他们可能最终会出现在美国的实体名单上。”
去年中国共有 140 家投资银行创造了 3950 亿元人民币(560 亿美元)的收入,这七家银行加起来仅占 0.1%。 内地部门并没有将银行在中国赚取的全部收入都算进去,因为一些业务的利润,包括为中国公司在美国或香港上市提供咨询服务,通常记在其他地方。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政治经济学教授 Victor Xie 说。 “他们将很难驾驭美国和中国的监管环境。”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 (Jamie Dimon) 本月将首次访问中国,这是自他在 2021 年因声称该银行将比中国共产党更长久而被迫道歉以来的首次访问。 预计他将于 5 月 30 日抵达上海参加一系列会议,然后前往香港参加会议。
去年上半年,全球银行在内地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的繁荣市场中并没有获得多少业务。 尽管纽约、伦敦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 IPO 数量下降,但那里的上市公司数量却在猛增。
其中两家银行的高管表示,他们的机构不愿参与,因为承销标准有时低于其他市场。
在今年第一季度通过 11 次 IPO 筹集了 179 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快速成长的星空板,银行必须将自己的资金投资于他们所建议的公开发行。
中国公司在纽约上市曾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收费来源,西方银行认为这是它们在中国大陆亏损的理由,但在北京的打击和美国监管机构更严格的审查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减少。
香港的上市市场仍由全球银行主导,但中国的竞争对手开始挑战这一地位。 一家全球性银行内地业务的一位高管表示,中国的银行“越来越试图挤压”客户,他们应该聘请一家内地银行和一家国际银行在香港上市。
相对于全球银行的整体运营而言,中国的分支机构规模较小。 摩根大通的中国证券部门报告利润为 3800 万美元,而该行去年的总利润为 380 亿美元。 高盛在中国亏损 5800 万美元,而全球盈利 113 亿美元。
汇丰银行表示,它“全力支持”其大陆证券部门,该部门“表现出良好势头”。 其他银行拒绝置评。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正处于在内地开展业务的早期阶段。 花旗已申请在 2021 年创建一个全资证券部门,但尚未获得批准。 渣打银行于 1 月获准设立一家完全受控的证券部门。
尽管存在不利因素,西方银行不太可能放弃其在大陆的业务。 “他们种下了种子,”一位资深银行家说。 “获得许可证和雇用人员的成本很高。我认为他们根本不会退出市场。”
More Stories
中国国有企业在与美国中西部关系紧张之际寻求新业务
路易斯安那州的下一个大产业:中国的挑战
中国承诺采取措施支持步履蹒跚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