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1 月, 2024

Eddiba Sports

从亚洲的Eddiba获取最新的亚洲新闻:重大新闻,专题报道,分析和特别报道以及来自亚洲大陆的音频和视频。

发展中国经济还是改革中国经济?

发展中国经济还是改革中国经济?

作者:王娇,墨尔本大学

中国经济在 2021 年又经历了一个特殊的一年,尽管全球 COVID-19 大流行,但仍实现了强劲增长。 但要在 2022 年保持这种增长将需要一些平衡,可能以牺牲急需的改革为代价。

剔除 2020 年的低基数,中国 2021 年前两个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5% 和 5.5%。每年一次。 总体而言,优于预期的 GDP 表现是由需求旺盛推动的,这是全球从 COVID 造成的经济放缓中复苏的一部分。

贸易部门在 2021 年也表现良好——总出口比上一年增长 29.9%,创下 201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的强劲增长得益于当地管理的新冠疫情形势,使工厂重新开工和工人返回。 中国的贸易也受益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强劲复苏。 2020 年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增长了 27.5%,进口增长了 33.1%。 许多关税 仍然在原地。

中国政府在钢铁、教育、房地产和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市场监管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打击尤为严厉,旨在遏制过度扩张的债务和金融风险。 特别是,新的“三条红线”政策迫使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在未来几年摆脱债务。 中国对互联网领域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方面。 腾讯、阿里巴巴和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因垄断行为和反竞争行为被处以巨额罚款。

今年的亮点之一是中国计划大力推进要素市场试点,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以便到 2025 年实现更多的市场化配置。试点计划包括改革户籍制度。 这一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是确保农民工在城市地区获得社会福利的障碍。 该试点计划是朝着劳动力流动性、加快城市化和缩小城乡不平等迈出的一步。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总结指出,2022年的中心任务是稳定中国经济社会。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在 2022 年更积极地促进增长而不是改革,因为促进增长往往以改革为代价,反之亦然。 增长的紧迫性源于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威胁——需求萎缩、供应冲击和未来增长前景疲软。 北京还需要稳定增长,才能在 3 月顺利召开党的二十大。

需求收缩的威胁是由于外部和国内需求疲软。 随着 2020 年大流行性动荡之后商品需求浪潮消退,许多发达经济体已进入更可持续的复苏阶段,因为贸易需求下降。 在国内,消费量自 2020 年以来一直处于低位。此外,中国正面临供应冲击,包括冠状病毒的持续影响以及商品价格和生产成本上涨。 未来增长前景疲软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部环境恶劣,以及国内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为实现稳定目标,中国政府计划在 2022 年上半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减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增加政府支出,并提前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虽然促进增长和稳定的政策组成部分是正确的,但有效实施这些组成部分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增长放缓时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意味着增加中央政府的预算赤字,但北京对增加赤字持谨慎态度。 同时,基建投资融资仍将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地方官员防范债务风险的压力很大,基建投资的回报也不是特别大。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以铁腕手段应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而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则依赖疫苗接种和与新冠病毒共存。 2021 年 12 月初始合同追踪失败后,西安等城市被关闭。

中国与新冠病毒的斗争揭示了两件事——首先,它的政治结构足够强大,可以确保从上到下有效实施封锁等严格措施,并且大多数中国人足够合作以遵守。 二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明显薄弱环节。 农民工和小企业主在受到封锁影响时没有社会安全网可以求助,当局也无法轻易提供救济和救援。

展望未来,2022年又将是增长与改革相平衡的一年。 增长和稳定可能以改革暂停为代价。 中国的防扩散政策虽然目前是适当的,但仍是持续增长的挑战。

更有效的财政政策仍有空间,但国内政府债务高企仍令人担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需要大幅提升。 最后,中国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共产党和谐社会的缺陷。 市场化改革方案,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开端。

王娇是墨尔本大学墨尔本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是 2021 年和明年的一系列 EAF 杂志专题的一部分。

READ  在美联储利率决定之前,亚太市场因通胀数据降温而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