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债务驱动、以房地产为中心的经济模式正在导致中国走向……日本的传统这个术语指的是由于严重的债务负担造成的财务困境,可能导致长期的通货紧缩、经济低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疲软。
就连资深策略师、亚德尼研究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埃德·亚德尼也在周二写了一份题为“中国:世界上最大的疗养院”的备忘录,详细阐述了他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一些担忧。
与许多同行一样,亚德尼指出,在廉价债务以及大规模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多年来一直在飙升,而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令人不安的人口趋势是华人社区的主要担忧党(中国共产党)。 他表示,房价和股价下跌将促使中国消费者减少支出,增加储蓄,以“抵消”未来几年财富的流失。 当人口减少时,这就会导致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经济(也称为日本陷阱)。
但有趣的是,中国的问题可能对许多西方国家有利,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房地产和生育率驱动的衰退之中,”亚德尼写道。 “这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坏消息,但对低价进口中国商品的国家有利。”
对中国来说是坏消息,对美国来说是好消息
亚德尼解释说,中国的“疲软经济”对美国来说尤其是好消息,因为它迫使中国商品出口商降低价格,这有助于减缓美国许多产品成本的上涨。 过去20个月来,它一直在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亚德尼声称,中国的经济问题帮助美国创造了“纯粹的反通胀”,这使得美联储能够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
这位资深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中国步履蹒跚的经济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以及股市来说也可能是个好消息。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两国之间实施制裁和出口限制,这阻碍了美国和中国企业近年来的利润。 但随着中国经济遭受重创,当前的保护主义时代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来支持其经济符合中国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可能必须在外交事务上减少对抗性,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他写道。 “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美国股市的积极发展。”
“中国老年人口人口概况”的惊人统计
亚德尼接着列出了一些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统计数据。
他指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低生育率。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出现出生率下降的国家——美国的生育率已降至每名妇女仅生育 1.64 个孩子——但中国正面临着更为极端的现象。
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每个妇女的生育数)一直低于2.0的盈亏平衡水平,到2021年将降至1.16。“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孩子来替代自己,”亚德尼说。
生育率下降的影响是年出生人数减少。 “2022 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 95.6 万人,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亚德尼解释说,他指的是 1950 年以来的数据。“这比 10 年前减少了 50%。”
中国人口在2021年达到峰值14.1亿后,去年减少了85万人,这是自196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可怕的是,日本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就面临着类似的生育问题,最终导致 90 年代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时代,即经济增长因人口增长停滞而停滞。 到2008年,日本人口开始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 经济学家认为,这种下滑是日本经济数十年来面临低增长和物价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等等,中国的情况远不只是厄运和悲观
尽管亚德尼担心中国的人口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给中国带来压力,但有一些积极迹象表明,在经历了疫情的困难时期后,中国经济正在开始复苏。 当然,人口趋势就是这样,并不是静态的。
在11月23日的一份报告中,凯投宏观的中国活动代理(衡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另一种方法)显示,中国经济在10月份取得了重大进展,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广泛增长。 随着中国消费者信心的改善,零售额也有所增长。 尽管增长 青年失业 凯投宏观表示,该国的总体失业率“与之前的标准相比仍然较低”。
政府振兴房地产业的努力 — — 包括改善开发商融资渠道和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的措施 — — 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 GDP 增长。
以全球经济学家克劳迪奥·伊里戈延(Claudio Irigoyen)为首的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解释说,他们甚至预计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动摇后将在 2024 年上半年“稳定”。 伊里戈延预计,2024年中国GDP将相对强劲增长4.8%,2025年将增长4.6%。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正面临日本陷阱,但伊里戈延相信政府仍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写道:“我们相信,如果政策制定者采取有效措施提振信心、扭转增长下滑趋势,中国就能避免陷入日本陷阱。” “中长期来看,中国需要多管齐下,转向新的增长模式。”
不过,伊里戈延也警告说,如果中国不能改革其长期依赖于目前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投资的债务拉动型增长模式,中国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增长问题。 他警告说:“以目前的收入水平,中国陷入长期衰退的情况将比日本经历的情况更惨淡。”
More Stories
中国国有企业在与美国中西部关系紧张之际寻求新业务
路易斯安那州的下一个大产业:中国的挑战
中国承诺采取措施支持步履蹒跚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