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透社)——中国 7 月份的工厂通胀率上升速度高于前一个月,并超出市场预期,这给已经失去复苏动力的经济增加了压力,因为企业正在努力应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有望实现 8% 以上的增长,但分析师表示,在供应链瓶颈和 COVID-19 疫情爆发的情况下,被压抑的冠状病毒需求已见顶,预计将出现温和增长。
国家统计局(NBS)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增长 9.0%,与 5 月份的高水平持平。 路透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生产者价格指数将上涨 8.8%,与 6 月持平。
数据显示,消费者通胀略有放缓,为决策者提供了必要时采取行动的空间。
中国经济已基本从 COVID-19 大流行造成的中断中恢复过来,但随着企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供应链瓶颈的巨大压力,扩张正在失去动力。
“我们认为国内通胀压力基本可控,北京不太可能对强于预期的 7 月通胀数据反应过度,”野村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相反,我们预计北京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保持其独特的“目标紧缩+全面宽松”的政策组合。
中国在 7 月份削减了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释放了约 1 万亿元人民币(1,544 亿美元)。 许多分析师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再次降息。
传染性更强的病毒三角洲病毒在全球的传播、国内新病例的爆发,以及中国一些省份最近的暴雨和洪水,也扰乱了经济活动。
“疫情加剧并进一步扰乱了全球供应链,”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首席经济学家张志毅表示。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一个国家工业盈利能力的基准,当月上涨 0.5%,高于 6 月份的 0.3%。
经济失去动力
在与数据一起发布的一份声明中,国家统计局官员董丽娟表示,随着中国适应炎热天气,原油价格上涨和动力煤需求增加推动价格走高。
7月份煤炭开采、洗选和黑色金属开采行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5.7%和54.6%。
张说,中国对新冠肺炎病例的“零容忍”政策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更大压力,通胀压力可能会持续到下半年。
中国于 8 月 8 日在大陆报告了 125 例新的 COVID-19 病例,其中河南省中部和江苏省东部大部分地方感染。
来自中国新爆发的不确定性和政府应对行动导致高盛和巴克莱的分析师最近修改了他们的第三季度增长预测。
该国的出口增长在 7 月份出乎意料地放缓,原因是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了额外压力。
中国作为煤炭和铁矿石的最大钢铁消费国,已加紧努力遏制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导致制造商利润率下降,包括加强对交易平台的检查和释放国家储备。
大连商品交易所标准铁矿石期货 7 月下跌 13.1%,为 2020 年 2 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国家统计局的另一份声明显示,7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 1.0%,而 6 月份上涨 1.1%,低于政府今年设定的约 3% 的目标。
路透调查此前预计该指数将上涨 0.8%。 按月计算,CPI 上涨 0.3%,而调查显示的上涨 0.2% 和 6 月份的下跌 0.4%。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 年率稳定在 1.3%,而 6 月份为 0.9%。
(美元 = 6.4766 人民币)
(赵良平和加布里埃尔·克罗斯利报道)Shri Navaratnam 编辑
More Stories
中国国有企业在与美国中西部关系紧张之际寻求新业务
路易斯安那州的下一个大产业:中国的挑战
中国承诺采取措施支持步履蹒跚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