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上行,但也存在波动。 乐观与悲观的到来,我们如何正确判断经济走势?
下面从需求、就业等六个方面来剖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表现和前景。
经济复苏
二季度宏观经济开局企稳,呈现出非同寻常的复苏曲线。
最重要的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的增长值得称赞。 今年前六个月,在消费强劲和服务业稳步改善的推动下,中国GDP实现了5.5%的增长,增速高于2022年和今年第一季度。
二是4-6月经济活力下降,出口、工业利润等指标疲弱。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在Covid-19后的恢复阶段出现一些波动是正常的。
此外,今年以来,尽管国内外困难重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更高,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例如,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本月初在中国南方广州下线,标志着中国绿色驾驶的里程碑。 在全球贸易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长。 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强劲增长。
中国当局已经认识到困难,并承诺采取更多措施提振经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伟表示,压力和挑战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本地请求
从短期指标来看,近几个月内需复苏较一季度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内生动力不温不火继续拖累经济增长。
但全国各地拥挤的地铁、餐馆的长队和工厂里嗡嗡作响的机器正在为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强调,消费恢复正常需要时间。
刘说,中国调整应对COVID-19的应对措施仅半年时间,经济流通、人口收入和消费等领域已出现积极迹象。
上半年,基础设施和高技术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民间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快速增长9.4%。
进一步扩大内需仍然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为此,中国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领域的消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中国市场规模大、内需潜力大,经济弹性强、回旋余地大。 国家在复苏的道路上需要的是坚定的信心和耐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令伟表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更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灵活,也有利于扩大内需。”
“创作者。屡获殊荣的问题解决者。音乐布道者。无法治愈的内向。”
More Stories
中国国有企业在与美国中西部关系紧张之际寻求新业务
路易斯安那州的下一个大产业:中国的挑战
中国承诺采取措施支持步履蹒跚的经济